標題:前人將春天雅稱爲“芳華”“陽春”等_春闌什麽意思
發布時間:2024-07-26
發布內容:

春天陽麗,“青陽”也成了春天的雅稱。陳子昂的《感遇》一詩中“白日每不歸,青陽時暮矣”裏的“青陽”也恰是此意。省池州市的青陽縣、省江陰市的青陽鎮、宿遷市泗洪縣的青陽鎮、市鄒平縣的青陽鎮,以及省晉江市青陽街道的“青陽”,也均有春天之意。

詩曰“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晖”,此中的“三春”指的就是春天。每一個季度都有三個月,古代的人們把夏曆正月稱爲孟春,把二月稱爲二月,把三月稱爲季春,這就是合稱的“三春”。

“陽春”是古代對春天的又一個稱呼。“陽春召我以煙景,大塊假我以文章”,李白這句詩裏的“陽春”仍然指的是春天。唐酒坊平民《醉吟》有:“陽春時節氣候和,芳盛人若何“陽春”等_春闌什麽意思。”不只這些詩文中的“陽春”是春天,就連現在廣東省陽江市所轄的縣級市陽春市,其名也是取自“漠水之陽,四時如春”之意。

“白日放歌須縱酒,芳華做伴好還鄉”,這裏的“芳華”不是指少年、青年的春秋,而是指春天草木富強一派青翠,也是春天的代稱。《楚辭·大招》裏有:“芳華受謝,白日昭只。”王逸如許正文道:“青,東方春位,其色青也。”明朝劉基《風入松》一詞吟道:“但道芳華未謝,不知芳徑苔深。”還有李大钊先生的詩歌《時》裏“終身最好是少年,一年最好是芳華”中的“芳華”,也都是春天的意義。

有人誤將“三春”理解爲春天的第三個月,實則否則。漢朝班固的《終南山賦》如許寫道:“三春之季,孟夏之初,氣候,周覽八隅。”唐代李白有《別氈帳火爐》一詩:“離恨屬三春,佳期。”元朝宋方壺的《鬥鹌鹑·踏青》裏有兩句:“嬌滴滴三春佳景,翠巍巍一帶青山。”而劉大白的《春盡了》一詩說:“算三春盡了,總該當留得春痕幾多。”這裏的“三春”都是指春天,並不是春天的第三個月或第三個春天。

正在民間,人們按照節氣、稼穑等別離將正月稱爲孟春、初春、首春、初春、上春、首陽前人將春天雅稱爲“芳華”、元陽、春王、正陽,將二月稱爲二月、酣春、大壯、中和、仲陽、陽中,將三月稱爲季春、暮春、三春、杪春、春杪、晚春、開運畫末春等,其他稱呼如天端、豔陽、芳春、陽節、昭節、淑節、韻節以及蒼靈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稱,它們不單豐碩了春天的內涵,也豐碩了漢言語文學的寶庫,給後人留下了不成多得的文化財富。

回總覽頁
墾丁民宿包棟首頁